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分卷(45)(1 / 2)





  可姜羡余突然在此时提出这件事,就像是为了让谢承安心做出的交换。

  鱼水之欢,本不该是这样。

  姜羡余意识到自己的话容易令对方误会,立刻拉住他的手:我不是那个意思,我、我只是

  谢承捏住他的手腕,眼眸泛红:你只是一直觉得亏欠于我,所以连这事也可以拿来安慰我?

  不是,姜羡余摇头否认,眼眶发红,我、我只是想要你。

  他抬眸看向谢承,眼中泛起水光:我承认我对你有亏欠,所以我同样不安。前世的我任性又自私,根本不值得你喜欢;如今的我同样毫无长处,身世麻烦,又凭什么被你喜欢?

  谢承一怔,第一次知道少年也有这样可笑的顾虑。他刚想开口,却被姜羡余捂住了唇。

  姜羡余话音哽咽:不止你担心我离开你的视线,担心我们再次分离,我也会怕。怕我配不上你,跟不上你的步伐;怕自己做的这个决定过于托大,难以实现;怕高估了自己,拖累了你。

  所以你能不能能不能给我一点信心?姜羡余视线有些模糊,眼中聚满水雾。

  他松开手,抓住谢承腰间的衣服,靠近他的怀抱:你如果总是为我担惊受怕,我也会怀疑自己,更不敢告诉你,其实我也害怕。

  谢承怔怔看着他,一时忘了言语。

  少年在向他寻求依靠,寻求支撑,可他却畏首畏尾、患得患失,反倒拖了后腿。

  一次两次,可以说是他因前世惨烈的分离而后怕,三次四次,就是他无能,是他软弱,是他困于前世的阴影无法挣脱。

  他不该这样。

  不能这样!

  谢承抱住他,嗓音微哑:是我不好,我应该相信你,做你的后盾,支持你的决定。

  你很好,世间独一无二的好,英姿飒爽,武艺高强,直率仗义,聪慧果决,善良正直我数上三天三夜也数不完的好。可喜欢你不需要理由,世间有无数出类拔萃之人,但却只有一个姜羡余我心所悦的姜羡余。

  他轻吻姜羡余的额头:不要害怕,不要觉得亏欠,不要怀疑自己,更无须怀疑我的心意,好不好?

  姜羡余瘪了瘪嘴,仰头飞快地眨眼,忍住感动的泪水。

  他揽住谢承的腰,低头咕哝着问他:那你要不要我?

  不要。

  姜羡余皱眉抬头,瘪嘴生气之前,谢承在他唇上亲了一下。

  给你留个念想,等你回来。

  姜羡余愣了下,红着脸埋头在他胸膛。

  其实他也没有很想要啦。

  他就是想让彼此都安心,但如今这样已经足够了。

  第二天一大早,心怀念想的姜羡余带人登船赶去淮安,正好与趁着雪停赶到金陵的姜家人扑了个空。

  得知姜羡余带人涉险,姜父当机立断,让姜柏舟带人去支援。

  十日后,金陵城又下了两场小雪,谢承收到姜羡余的信,说是一抵达淮安就带着人进山了。

  与此同时,停留在江南一带的沈追发现赈灾队伍迟迟未到,查探到九王失踪一事,秘密传信给了圣上。

  圣上勃然大怒,下旨彻查拦截消息蒙蔽圣听之人,并叱责江南节度使不知变通,枉顾江南百姓安危,命其将兵权交予沈追,由沈追调兵前往淮安营救九王。

  同时,朝廷又筹措了一批赈灾物资,派排行第八的诚王送往江南。

  十二月中旬,姜羡余在淮安找到了一批被困于山间的赈灾银两与物资,正好与诚王带来的物资一齐发往江南各地,赶上灾情爆发的时候,解了燃眉之急。

  但九王及其部分随从,依旧下落不明。

  紧接着又是几场大雪,淮安至扬州的运河开始结冰,水陆交通彻底阻断,谢承与姜羡余也失去了联络。

  第五十八章 今生:踏雪寻人谢承哥哥差点没有老婆

  临危受命的诚王不但带来赈灾物资,还带来了命江南节度使停职交出兵权、由沈追带兵搜救九王的圣旨。

  沈追接旨后,即刻点兵赶赴淮安,行船至半程被运河浮冰所阻,改行陆路,冒雪抵达淮安时,淮安知府正在城外相迎。

  拜见指挥使大人。

  沈追压根没有下马,直接抬手打断他继续打官腔的意图,问:你老实说,毅王殿下失踪多久了?

  淮安知府惶恐低头:回大人,已有三十六日。

  沈追蹙眉:三十六日还活着么?

  淮安知府一惊,虽然众人都知道毅王凶多吉少,但也只有沈大人敢直言不讳。

  知府看了一眼身旁面色不太好的京官和断了一条胳膊的侍卫,战战兢兢道:王爷乃真龙之子,必定

  指挥使大人,吊着胳膊的侍卫忽然开口,王爷失踪并非单纯因为暴雪,而是因为遇到了伪装成山匪的刺客!请您务必尽快救援。

  沈追视线转向他,又看向旁边那位京官,都觉得有几分眼熟,你是?

  知府连忙介绍:这位王爷的侍卫梁超,这位是随王爷前来赈灾的户部侍郎刘大人,都是在事发后与王爷失散,前些日子才被营救回来。

  沈追点了点头,看向刘侍郎:他说的可是真的?

  刘侍郎被困数日感染了风寒,此刻面色苍白,一开口先咳了两声:咳咳回大人,臣不善断案,不知所遇到底是山匪还是刺客,但我等与王爷确实是因为遭遇击杀而失散,并在暴雪中失去了联络。

  梁超心急之下也顾不上对方的官职远高于自己,直言道:刘大人,那些人若真是山匪,为何不抢我们押送的银两与物资,而是拼命追杀王爷?

  这

  刘侍郎其实心底也有数,正是因为心里有数,才不想蹚浑水。被选来赈灾就已经足够倒霉,再卷入这等纷争,他这官恐怕就做到头。

  于是支吾道:梁侍卫所言有理咳咳

  行了,沈追打断他们,若真是刺客,毅王殿下恐怕更是凶多吉少。

  梁超垂在身侧的拳握紧,咬牙红了眼睛。若非他受了伤,怎么也要跟其他人一块去搜救殿下。

  沈追将他的表情收入眼底,看向淮安知府:诚王殿下呢?

  殿下亲自进山,搜救毅王殿下去了。

  胡闹!沈追脸色骤变,山中凶险,诚王殿下既不熟悉地形又无经验,如何能让他进山?

  雪下得这么大,万一没找到毅王,再把诚王搭进去,那还得了?!

  这诚王殿下与毅王殿下手足情深,下官实在实在劝不动他。

  淮安知府如何不明白,若是两个王爷折在他治下的淮安,他十个脑袋也不够砍!

  越想越是冷汗直冒,他找补道:殿下将随行的两百多名禁军全数带去,还有巡抚大人招募的一群镖师做向导,应当应当一切顺利。